【导读】瑞银汪涛:2025年政策力度或加大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娟娟
11月21日在中国基金报主办的 “全球视野 中国机遇” 2024资本市场香港论坛 上, 瑞银集团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 在题为“2025中国经济展望,政策发力抵御外部影响”的主题演讲中表示,9月以来,中国推出了一揽子政策,经济回暖迹象显现。汪涛表示,外部不确定性下,明年政策的力度或加大。她认为,尽管面临外部压力,但是中国继续开放与全球资本、市场融合的趋势不会改变。
经济回暖迹象显现
谈及当前的经济形势,汪涛表示,9月底一揽子增量政策出来后,中国经济显示回暖迹象。首先,零售以及汽车、家电等领域的销售增长显著。其次,各类支持政策下,10月份房地产销售明显好转。尽管政策效应的可持续性仍待观察,但是经济回暖的迹象已经出现。第三,2024年出口总体保持强劲复苏的态势。这与全球科技产品的上行周期有关,也因为中国产品具备强劲竞争力。此外,结构性政策方面, 近期关于支持、促进民企发展等方面的征求意见稿对提振企业信心释放了非常正面的信号。
谈及“化债”,汪涛认为,新推出的“10万亿化债”举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非增量支出,不能叫“刺激”。尽管如此,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它将大大缓解地方政府面临的现金流压力。过去几年,地方政府在还债付息、偿还本金的压力下,不得不缩减其他开支。受此影响,部分地方政府出现拖欠企业款项等现象。“化债”政策后,地方政府有了更多空间可用于基建、民生等。
谈及房地产行业未来走势,汪涛认为政策的贯彻和落实是关键。财政部此前通报了通过专项债支持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政策。结合2015年至2018年的货币化棚改政策,汪涛判断,接下来每年可能有8000亿元到1万亿元的专项债用于去库存和土地购置,这有助于化解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库存压力。此外,保交楼政策以及针对开发商的信贷支持和债务化解政策的落实非常关键。汪涛认为,“化债”的房地产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展开,对2025年中国经济的走势至关重要。
中国政策的方向是继续开放
展望2025年,汪涛援引瑞银投资者调查显示,90%以上的中国企业高管对美国的关税政策有预期。 受访企业表示,应对举措包含出海以转移产业链等。
瑞银预测,明年政策的力度或较2024年更大。在其基准假设下,不含“化债”,不含房地产去库存等,明年广义财政政策支持或再扩张约3万亿元人民币;财政赤字占GDP比率或有所上升;专项债发行规模有望超过4.5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或上调至2万亿元。财政政策之外,货币政策方面,瑞银认为明年仍有降息空间,利率可再下降30个基点到40个基点。
谈及汇率,汪涛认为,中国在汇率问题上向来谨慎。尽管2025年人民币或面临一定的压力,但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可能性较低。
谈及政策预期,她表示,政策将集中在扩大内需、稳定房地产市场、化解地方政府债方面。民生方面,社会保障以及消费等可能有更多的政策出台。例如,“以旧换新”政策明年或将扩容,最近国务院也出台了鼓励生育方面的政策,明年也会有一些配套的支持。
汪涛表示,中国的政策方向是继续开放,与全球资本、市场、经济进一步融合。中国继续扩大开放,鼓励企业“走出去”,这意味着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 仍拥有巨大的机遇。
编辑:舰长
审核:许闻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