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慧乌镇 点亮数字经济新未来)
智慧乌镇 点亮数字经济新未来
——写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之际
光明日报记者鲁元珍 张晓华
青砖黛瓦,流水人家,初冬的江南水乡弥漫着独有的古朴气息。11月19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拉开帷幕,这座走过千年的古镇再次成为全球互联网界瞩目的焦点。自2014年起,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十年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乌镇也成为向世界展示互联网前沿成果的重要窗口。
把握新机遇,再迎新挑战。本次峰会以“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广邀全球各界有识之士齐聚江南水乡,共话互联网未来发展之路。
乌镇风光。资料图片
1.让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乌镇美食有哪些”“查一下博览会地图导览”……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一款名为“桐小乌”的智能体引起很多参展者关注。掏出手机“碰一下”,就可以解锁这个随身“百事通”,查询大会相关信息。据工作人员介绍,“桐小乌”已经走进乌镇景区,为游客提供景点讲解、餐馆查询等各类贴心服务。
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举办,为这座千年古镇带来浓郁的智慧气息,各式各样的“黑科技”出现在乌镇街头,为百姓的生活带来更多便捷。
如今,景区已陆续实现了刷脸进出、语音导览、智慧停车,游客可以线上订购旅游出行需求、乌镇西栅景区无线网络全覆盖。“民宿客房里的毛巾、床单都附有二维码,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一份客房清洁报告。”乌镇景区民宿老板周国刚,正是古镇蝶变的见证者。
科技走进生活,正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近日,桐乡市首个“车路云一体化”样板路口——乌镇大道与二环北路交叉口进入试运行阶段。“有了车路云系统,道路情况变得透明,这些数据经过算法引导,可提醒车辆选择更畅通的路径。”该样板路的项目方、蘑菇车联运营总监杨青锟说。
本届峰会期间,智慧公交、智慧出行乘用车、无人驾驶观光车、低速无人车、无人驾驶船等各类智慧驾驶成果纷纷亮相。在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外,无人巡逻车、售卖车、配送车等引起不少路人围观,机器狗、无人艇、无人机等也在为峰会提供保障和服务……看来,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未来感十足的智慧生活已触手可及。
2.科技新成果亮点十足
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AI体验区,体验者被固定在圆形的人体五感AI艺术疗愈设备中,进行前后左右或360度旋转,配合沉浸式VR场景和AI艺术内容,从而获得独特的艺术疗愈体验;在万事利“AIGC实验室”,观众可以定制专属的个性化丝巾;在“AI全息舱”内,观众将穿越至唐代与李白对饮,体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今年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人工智能成为最大亮点。
语音交互,智能生成文字,文字生成视频……人工智能的应用,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目前,我国初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
据悉,今年的博览会特别推出五大活动板块和“十大看点”,通过“线下实景+线上云展”的方式,从算法模型、数据算力、场景应用等全链条展示人工智能最新技术、最新产品、最新成果,同时展示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数字文创等跨界融合热点,吸引了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665家中外企业与机构参展。数智产业洞察、科技探秘之旅、“十大看点”寻踪、AI智趣漫游、未来生活体验等特色观展路线,可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3.数字产业经济引领未来
作为今年的年度热词,低空经济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嘉兴市永红村,无人机已经解锁了不少乡村治理的新场景,比如粮食保护、秸秆焚烧识别、多光谱变量施肥等。“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土地进行多光谱扫描,判定庄稼长势、调整肥料投入,可以节约成本,达到作物增产稳产的目的。”嘉兴天旭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昱彤说。
如今,数字技术正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引领产业变革的方向。在这里,已矗立起大数据中心、国家超算中心“乌镇之光”、乌镇高新技术产业园,成为桐乡最鲜明的标识。
在乌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内,互联网生态集聚,超过100家创新企业贡献了乌镇超过50%的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被称为“浙江大脑”的“乌镇之光”超算中心,每秒能进行181.9千万亿次计算。同时,通过引进联通智算中心、百度数据标注、“数字律所”、上海数据交易所乌镇合作中心等项目,乌镇正在全力打造“算力小镇”。
不仅如此,十年间,乌镇的数字经济相关企业由首届大会的12家增至上千家;过去的“三丝一纺”变为如今的“三智一网”;5G智慧公园、元宇宙城市会客厅……一系列技术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系列产业生态在这片热土落地生根。
科技互联兴百业。互联网的快速更新迭代,催生了越来越多新业态、新模式,也成为促进产业创新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值得期待!
(光明日报乌镇11月19日电)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20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