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已出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
PS:网上都有的那些内容,本文就省略了哈
气候,就是“气”与“候”
“七十二候”简单来看,是对“二十四节气”的再细分,大家应该都看过“ 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 ”的说法。
一岁者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辰。十二辰为一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三气为一节,二节为一时,四时为一岁。
——原题钟离权著、吕洞宾传《灵宝毕法》
不过这个说法在时间上的算法是比较粗略的,因为一个回归年是365.2422天,基于此计算的二十四节气也并非恰好的间隔15天(详见《》),每一候的间隔也就不是5天。只不过节气即便不用于指导农耕,对于我国传统历法也有重要的测算意义和精确的测算方式,所以我们可以在日历上看到经过测算后标注的节气。
从划分到5天来说,“一候”的时间观察相比“一气”是更加细微了。 “气”与“候”作为时间的标记,都是基于对于冷暖、气象、环境、生物等等的感知,两者连在一起也就成了我们现在所谓的“气候” 。
(王祯《农桑通诀》中的“七十二候”)
目前 七十二候与二十四节气紧密联系,划分依据也主要基于节气 。但在古代,中国传统历法还没改成定气注历之前(见《》),节气与纪月是相关联的,确切来说以“中气”来纪月:
(农历纪月与中气对照)
所谓“无中气置闰”法也与此有关联,没有“中气”的月份无法确定纪月,那就定为上一个月的闰月。所以,七十二候也就可以与“月”相关联了。
如下面这张网络流传的1950年《七十二候时令全图、全序时宪书》,七十二候就是放在每个月下面的:
(1950年16开本《七十二候时令全图、全序时宪书》)
最早可见载有与“七十二候”相关内容的《夏小正》记的其实是每个月的物候,而非每个节气。有一些资料里,举的例子还可以宽泛到《诗经》《月令》等,所用的单位也是月,也就是某些观点里所称的七十二候比二十四节气更为古老。
现行所用的七十二候与成书约在汉魏的《逸周书》里的最为接近 ,但仍有一些出入,宛敏渭文章里有专门的对照表和承继关系图:
(图/《二十四气与七十二候考》)
(宛敏渭证件照[天知道这位大佬的照片有多难找])
宛敏渭提到的“现行历书”中的“七十二候”,主要是在《金史》与《元史》中发生过改变,清乾隆皇帝改了冬至二候,而后便没有发生变化了。
迨《金史·志》改小满末候“小暑至”为“麦秋至”,《元史·志》复改立春末候“鱼上冰”为“鱼陟负冰”,小暑末候“鹰乃学习”为“鹰始挚”,皆参取《夏小正》者也;又改雨水次候“鸿雁来”为“候雁北”,则参取《通卦验》《吕氏春秋》《淮南子》而互用者也。至仲冬“麋角解”,经我朝高宗纯皇帝目验,更定为“麈角解”,时宪书遵纪之,是今定七十二候。
——《神农本草经赞》
所以虽然与《逸周书》相近,但 历书中的七十二候的最终确定时间是清代 ,只不过目前网络上多引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内容,这本书成书较早,所以 网络“七十二候”与传统历书中的“七十二候”是有细微区别的 。
从“物候”到“历法”
从表面词汇来看,“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也是相似的,包括一些以花来记的月名,因为它们所表述的都是观察到的生物、环境、气象等自然现象变化,被称作 “物候” 。
(十二月花名歌)
(日本的花历七十二候,明治24年[1891年])
这是一种很朴素的表征观察,也是一种生活生产经验的积累,可以说人们对于“一年”“四季”“一月”“一天”的最初观察都是来源于此。因此而形成的历法称作 “物候历”或“自然历”,是许多民族早期产生的历法 。
彝族史诗《梅葛》里有一段,几乎把人们如何观察“物候”形成“物候历”,而物候历又是如何指导人们进行农事生产的过程给记录下来:
怎样来算年?怎样来算月?怎样来算日?
房后有棵大松树,一年长一台,松树就是记年的。
房前有棵棕榈树,一月发一匹,棕树就是配月的。
地边有窝爬根草,一天发一匹,爬根草就是記日的。
年月日有了,还沒有四季,怎样分四季?
河边杨柳发芽了,大山梁子松树上,布谷鸟儿声声叫,大山大箐里,李桂秧叫起来了,春季就到了。
河边水田里,蛤蟆叫三声;大山水箐里,青蛙叫三声,夏季就到了。
山上山下知了叫,秋季就到了。
天心雁鵝飞,飞飞地上歇,雁鹅叫三声,冬季就到了。
算年月日的有了,四季也分出来了,从此大地上,好盘庄稼了。一年十二个月,月月要生产。
正月去背粪,二月砍荞把,三月撒荞子,四月割大麦,五月忙栽秧,六月去薅秧,七月割苦荞,八月割了谷子掰包谷,九月割了甜荞撒大麦,十月粮食装进仓,冬月撒小麦,腊月砍柴忙过年。
——彝族史诗《梅葛》
(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楚雄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梅葛》)
二十四节气也常被认为是一种物候历,节气后来变得重要,是因为古人将观象授时与自然物候联系在了一起 ,给了节气与地球绕太阳公转角度相关的点位,并且使用节气点位与月亮朔望月的关系来平衡历法中的阴阳。之前在《》历提到过,节气更为重要的是它们的位置,即哪一天地球公转到了某个特定的角度,而名字以及名字的顺序是可以调换的。
了解这些,就能把我们之前在《》里提到过的几个点再解释一次——
①先有节气的名字,再有节气在历法中的作用。 因为先有自然物候的观察,而后产生观象授时的理念与知识 ;
②节气中最先被确定的是两“分”两“至”,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它们才是最先基于对地球公转而观测到的,且名字也与此有关。其他名称,如小雪、大雪,小满、芒种,更多的是物候现象的名称。
③ 历史上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顺序曾经产生过变化 ,但只要这24个点位还在,对不会对历法产生影响。并且变化顺序的也不会是两“分”两“至”,而是雨水、惊蛰,清明、谷雨这样的物候名称。
所以,七十二候理论上也是可以改名字的。 传入日本后,日本就自己整过一套“七十二候” :
(日本略本历和中国唐代宣明历物候名称对比)
由于物候历里常常会记录物候的顺序性和相关性,取值有相对性和浮动性,而节气基于天文计算则更绝对更精确,所以一般认为物候历更符合当地当时的实际季节情况。
占候望气,上天垂象
所谓“七十二候”就是古人将一年分作七十二份后标记上对应的生物、环境、气象等变化,比如“立春”的三候一般认为是“东风解冻”“蛰虫始振”与“鱼陟负冰”,两相对应称作 “候应” 。
(图/清 张若霭 墨妙珠林)
“候应”具有古代经验知识常见的两面性,即科学的一面和迷信的一面 ,这点在农谚里体现得非常明显。比如农谚常见结构是 【时间+物候+农业指导】 ,如“蚕豆种在寒露口,种一升,打三斗”;但更多的农谚结构是 【时间+物候+预测】 。如“立冬晴,五谷丰”。很多时候两者是难以区分的,属于有一定科学依据但结果又不绝对的那种,如“小雪大雪不见雪,来年灭虫忙不撤”。
也有那种如今听来十足荒诞的,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喜鹊报喜和乌鸦叫凶。
(徐悲鸿,双喜图)
这种带有预测性质的古代物候学说,称作 “占候” ,占卜的占,正所谓“天垂象,见吉凶”,我们之前在《》里也提到过(我真的不知不觉写了好多奇奇怪怪的边角料东西)。一般是设置模糊的节点与标记物候,来预测后续事件的吉凶,农业上最常见是预测收成的丰歉。
在《逸周书》是早期比较全面地提到了七十二候的文献,里面就有许多带有占候性质的内容 。如小雪三候:
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虹不藏,妇不专一。天气不上腾,地气不下降,君臣相嫉。不闭塞而成冬,母后淫佚。大雪之日,鴠鸟不鸣。——《逸周书》
(图/清 张若霭 墨妙珠林)
“虹”“气”等都是古人心中比较重要的可用于占卜的天象,但又和我们现在的天象概念有所不同,带有一定的想象与虚拟色彩,因为许多征兆是几乎观察不到的。张家国提到,“虹”在古代被认为是“阴阳交气”“阴阳之精”,所以 “虹占”指向的征兆多与妇人、色性相关 ,所以《逸周书》中提到小雪初候为“虹藏不见”,如果“虹不藏”则“妇不专一”。而 “气占”常常会在政治、战争上做解读 ,如李淳风《乙巳占》中就有“帝王气象占”“图谋气象占”等,所以《逸周书》里提到小雪二候“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如果“天气不上腾,地气不下降”,则“君臣相嫉”。 这两条从物候观测角度来看是有一定依据的,但对照此做出的占卜预测却十分荒谬 。
因为物候大多是经验的规律总结,所以反映的人们对于规律以外现象的困惑和焦虑,也是对于世事变动的惶恐和不适。比如浙江今年迎来罕见的11月台风,闲聊时的话题度就很高,虽然不至于像古人占候那样迷信这个现象是预告另一个事件的吉凶,但疑惑和不安是相似的。
(图/科普中国)
“七十二候”的存、废、兴
“候应”本来是具有农业指导意义的,所谓“凡农之道,候之为宝”。然而基于①古今气候变迁、②各地地域差异、③记录精度与方式等原因, 古代的“七十二候”几乎已经没有很大的作用了 。
把战国时代中原的物候千篇一律地适用于全国,那真是所谓削足以适履了。——竺可桢
所以,从民国开始,竺可桢开始 从中国古代物候建立全新的物候学 。1962年我国开始组织建立物候观测网,1963年竺可桢与宛敏渭合著有《物候学》。
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现象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主要通过观测和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迁徙繁殖和环境的变化等,比较其时空分布的差异,探索动植物发育和活动过程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周围环境条件的依赖关系,进而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它是介于生物学和气象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宛敏渭
(1935年气象会议全体代表合影)
七八十年代开始各地都有编制自己的自然历或建立本地的“七十二候”系统。
物候历是反映一个地方自然界物候现象发生的顺序性和准年周期性规律的专门日历。按照一个地方各种物候现象在一年内出现的先后次序,把它们编制在一起,就成为该地的物候历,也有人称之为自然历,它包括各物候现象逐年出现日期的均值,最早和最晚出现日期,以及多年出现日期的标准差,最大变幅等项内容。这样的物候历反映了一个地方季节变化的一般状况,可以用来预告农时和服务于其他一些与季节现象有关的实践活动。
——《物候学基础》
(图/《北京地区的物候历及其应用》)
(图/《中国自然历续编》)
(图/《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應對新疆氣候的适應性及其運用》)
不过这项工作似乎延续性并不好,在宛敏渭之后我几乎查不到专门致力于这项工作的学者,可能是因为从事农业的人群没有以前广泛了,也可能是目前气象预测更加全面精确了,以至于曾经的“七十二候”竟然还在沿用,用法类似二十四节气,比如“小雪”节气大部分地区没有雪或已经下过大雪了,依然不影响“小雪”这个名称的使用, “七十二候”的三候也如此,甚至比节气作用还少,仅存纸面意义 。
“七十二候”的未来在哪里?
最后聊聊“七十二候”的当代意义吧。
“候”虽然几乎只剩纸面说法,但还是留下了一些痕迹。比如 我国对于四季的划分,采用的是张宝堃提出的“候平均气温”划分法,这里的“候”就是“五日为一候”的“候” (张宝堃文章里是将一年分作73候,跟“七十二候”与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划分方式是不同的)。不过现行国标《气候季节划分》将这点表述为“5天滑动平均值”,避开了“候”这个模糊又对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的表述。
4 气候季节划分指标
以日平均气温和5天滑动平均气温序列作为气候季节的划分依据,气候季节划分和指标阈值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a)春季/秋季: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22℃;
b)夏季:大于或等于22℃;
c)冬季:小于 10℃。
——GB/T 42074-2022 气候季节划分
(张宝堃)
还可以用在文创日历里。就像以前建立各地自然历那样,建立本地七十二候系统,配上一些优美的词,即便不具备农业指导意义也可以用来作为认识四季变化的窗口,类似 自然课堂 。
(大自然年历)
其实有一些小众的日历曾经做成自然历的形式,但公开发行的日历一般只有一个型号,很难做到与各地匹配。不过 可以做成《中国动植物物候图集》的形式 ,之前《》里提过的预测各地樱花开花日期的“樱前线”算是其中一种花卉画得比较精美详细的版本。
(图/《中国动植物物候图集》)
(日本樱花前线2024)
(中国樱前线2023)
另外一个是我看资料的时候想到的,宛敏渭提到 四季划分与物候不匹配的问题 。比如气温还未达到气象学划分依据的春季10℃以上,但物候观测已经是遍地开花了。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四季的观察还是基于物候,尤其是一些标志性的物候,比如特定花卉开放、特定的植物抽芽等,这就会造成感受与气象不匹配的情况,人们觉得入春了但气象说还没入 。
比如去年发布《宁波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报告的相关新闻里提到“今年宁波的桃花比往年早开了几天”。桃花在很多人眼里是很有春季特征的物候,并且桃花并非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卉,但宁波在气象上一般是3月第六候入春,此时的桃花基本已经盛开,物候上早就是春天了。
(图/宁波日报)
两者对照就会发现,在宁波气象入春之前,宁波至少已经出现了垂柳花芽开放、展叶、开花,白榆开花、出芽,家燕始见等春季物候。也就是说,温度上还是寒冷的,但物候上已经可以看到春意。
(图/《中国自然历续编》)
那么,两者在四季的划分下差值如下图(宛敏渭使用物候与温度双重标准划分四季,且温度方面主张与张宝堃有出入):
(底图《中国自然历续编》,标注参考《宁波气候和气候变化》)
这有点像之前《》提到过的“凉感面料”。我们大约知道哪些因素是影响物候的,就像我们知道哪些因素影响肤感,但最终的测算模型上就各家有各家的算法。在季节划分上,我们也从使用农历月、节气转变到了使用气温,然后叠加越来越多的参考值,或许以后可以用上AI。
(季节定义和划分方法示意图以及涉及的主要文献,图/《季节划分和变化研究进展》)
但很有意思的是,物候是古今的交叉值,也是测算值也是表现值。反过头来看, 物候何尝不是大自然对于季节的一种AI算法呢?
感谢阅读,喜欢请记得分享哦^_^
※ 如无另外标注,文章为 春梅狐狸 原创,如有疏漏欢烦请指正,文章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须经授权并支付稿费;
※ 所使用的图片、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相关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输入链接
春梅狐狸 传统服饰
脸着地的藏狐,故纸堆里的服饰爱好者
笔者已出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请多支持
如果喜欢 ❤ 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