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右一为陈亮,原海口中院副院长、三亚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前几年因病去世;右二为秦得平,现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右三为作者;右四为魏旭,现陇东学院政法学院教授。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1986年8月下旬,酷热的暑假就要结束,新的一学期即将开始,我们法律系八四九班的同学从四面八方陆续返回政法校园,心中对未来充满无限期望。
8月25日,有同学回来说,他近日返校后,专程和好友去游览了一趟华山,说山是那么奇、路是那么险、景是那么美,并激情澎湃地朗诵了一首古人歌咏华山的诗,听了真让人羡慕、让人赞叹。
中学时,处于穷乡僻壤,我哪里也没去过,上了大学,苦于囊中羞涩,两年来,也没敢到西安附近大的一处旅游景点游玩,这次,我真的是心里有点痒痒了。
离开学还有几天时间,我想何不利用这难得的闲暇时间,也去华山游览一番,“体验体验”前几年第四军医大学“华山抢险英雄群体”的英雄豪气,说不定也能遇到见义勇为的事情,咱也来个英雄壮举,出出名?
此照来自网络:1983年第四军医大学“华山抢险英雄群体”救援时的图片
有了这样的想法,特别是之前同学的“渲染、引诱”,我便主动约常在一起玩的班长陈亮、团支部书记秦得平以及“老哥”魏旭一同前去游玩。
真是不约而同,一拍即合,大家都说好好好,那就抓紧行动,争取夜登华山吧。
8月26日,我们做了必要的行前准备,有从同学处借来的手电、水壶和“135照相机”,有从小卖铺购买的饼子、面包和榨菜,陈亮还特地买了两个“乐凯”胶卷,并嘱咐我们走时一定要把那印有“政法”标识的运动衫带上,以便到时在华山之巅合影留念。
8月27日,时令虽早已过立秋,但古城西安依然骄阳似火,天气十分炎热。
中午吃过饭,我们一行四人高高兴兴地出了校门,乘坐3路公交车直奔火车站。
到了火车站,看到旅客熙熙攘攘,可就是没有即刻去华山的客车。无奈,只得苦等。一直到晚上七点,我们才上了“西安—太原”的慢车,经过几个小时的“折腾”,赶当晚十一点左右到达华山车站。
下了车,按照路标,我们有说有笑,兴奋地向此行的目的地——华山进发。
此时,外面漆黑一片,只有天空中的星星在不停地眨着眼睛,只有游走的手电在偶尔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走啊走,晚十一时五十分许,我们到达华山脚下。一进山门,迎面就立着一个巨大的告示牌,上面赫然写着——“脚踏实地,步步留神”,“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
看到这块牌子,我不禁心里一惊,第一次黑天半夜登这么险峻的高山,谁还知道上去以后能不能下来呢?可是,看到大伙情绪那么高,我又感到好可笑,觉得自己是个胆小鬼。于是,就暗暗自己给自己鼓劲,管它呢,走吧,上吧!
初开始的路倒好走一些,我们借着手电光,跟着爬山的队伍,走的很快,可是过了回心石,道路变得愈发难走。
第一关是千尺幢。当时,在下面,我用手电照了照上面的石阶,看到那么高,那么陡,害怕极了。可是,不上也没有办法,于是一狠心就跟了上去。此时,攀着铁链,凝神闭气,大家都不说话,注意力万分集中,只怕一失足成千古恨。
上了千尺幢,就是百尺峡。经过第一次艰险,这段似乎有了经验,于是,大家就互相鼓励着,站稳脚跟,抓紧铁链,低头向前,不要害怕。这样,不一会儿,就安全上了第二关。
以后,在老君犁沟、在苍龙岭,我们都小心翼翼地上去了。
过了苍龙岭,已是28日凌晨四点多。此时,皓月当空,秋风瑟瑟,松涛阵阵,寒意颇浓。
在韩愈投书处,我们稍事休息,穿上了带的所有衣服,但还是感到冷,只因起身时都懒得多带衣服,只带了薄薄的衬衣和外套,未带足够御寒的大衣,所以一阵阵地发抖。
继续爬山,最使我害怕的是两处天梯,那是在绝壁之上凿一些石梯,两边系着铁链,人们手抓铁链,盘援而上,仿佛在秋千架上爬铁梯,脚步一滑手一松,就有坠入万丈深渊的危险。
记得当时上了天梯后,我浑身抖擞不止,陈亮他们几个一个劲地调侃我,胆小鬼,怕死鬼!我说,谁个不怕,不怕不行啊!
终于,凌晨五点多,我们安全到了华山东峰观日台。
此刻,东方欲晓,天更冷,无奈,我们只好互相拥抱着,报团取暖,真是狼狈不堪!
此刻,我们看到华山顶上竟有如此多的游客,他们搂着、抱着、躺着、站着,千姿百态,都在静静地等待观日出。
翘首以盼,又过了一会儿,人群中有人喊,太阳快出来了!于是,山顶的游客都齐刷刷地站立起来,神情专注地凝望东方。
可是,太阳也许猜透了人们的心思,羞答答地迟迟不肯从云层中出来,仿佛一位即将出嫁的妙龄姑娘。
等啊、盼啊,这时,东方地平线上慢慢出现了五彩缤纷的云霞。
“啊,嘹则兰!”,我真的不知如何形容当时自己的心情,只是猛然脱口而出这句关中特色的赞美词。
一时间,大家都齐声喊到,“嘹则兰”,“嘹则兰”!
说时迟那时快,太阳先是在云层中露出了一个头,红彤彤的,接着又露出了大半个身子,最后才倏地一下露出了她的本来面目。
那时的太阳还呈橙红色,宛如一个火红的圆盘,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可没多久,刹那间,她就光芒万丈,照彻寰宇,染得整个山峰一片金黄。
此情此景,怎能不激起我们这些青年学子的豪情,于是,我们面向东方,面向太阳,即兴高唱起“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人们纷纷开始拍照留念,当然我们也绝不能错过机会,每人照了一张。
观完日出,艳阳高照,我们转身来到一棵大树下补充能量,啃了随身带的饼子、面包,喝了几口凉水,接着便跑步游览其他诸峰。
穿过中峰,我们到了南峰,此为华山极顶,居高临下,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南天门旁有“华山天险”——长空栈道。站在天门旁,探望底下那深不见底的绝壁,我不寒而栗,这,我是绝对不敢过的!当然,也很少有人敢过。尽管如此,我们四个中还是有“不要命”的,我好说歹说,他们都不听,就这样小秦和陈亮还是玩命走了一回。魏旭呢,则走到半道就“妈哟哟”地又上来了。
游毕南峰即往西峰,这里有沉香劈山救母处,有摘星石等,真让人流连忘返。
初秋的华山,鸟语花香,古木参天,那水墨画似的山,那怪石嶙峋的峰,谁个不叹为观止呢?
由于时间关系,游毕西峰,我们即行下山,途中又去了北峰,那里可是智取华山中八勇士歼敌的主要地方。
上山历经艰险,下山也不轻松。由于连续跑了好几个小时,此时,我们个个累的精疲力尽。原路返回,先是台阶上亦步亦趋,后是平坦处大踏步跑着前行。这样,赶下午两点多,我们就又回到了山脚……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初秋,今又初秋。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想起几十年前的这次华山之行,我不由想起我的好老哥魏旭,不由想起我的好兄弟得平,不由想起我们英年早逝的老班长陈亮。同学们,你们还好吗?你在那边还好吗?
本文作者侯明光,西北政法法律系84级校友,现在某省高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