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中华民族的热情好客总是不吝啬通过宴饮来表达。同样,用美食来表达热情好客与尊重的习俗在俄罗斯文化中也历史悠久。
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开启之年,2024年11月2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联袂举办的"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在国博开展。138件(套)文物珍品与中国观众见面,从"食材烹具""饮食传统""饮食艺术"三方面,生动展示俄罗斯饮食文化风貌,见证俄罗斯各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和历史变革,反映俄罗斯数百年的历史、艺术和生活。
▲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在国博开展(国博供图)
▲观众参观展览
绝大部分展品第一次来到中国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是俄罗斯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它的藏品包括历代皇室的收藏。本次展出的138件(套)艺术精品,囊括历代沙皇的私人器物和收到的外交礼物、皇室成员的专属餐饮具、宫廷和政府宴会的华丽器皿等,弥足珍贵。其中包括彼得大帝的平底锅、历代沙皇的金杯银盘、装饰华美的"克里姆林宫餐具"以及镀金的玻璃酒具等。
华丽的金银器、精美的瓷器和玻璃器,制作精巧的呈菜用具,赏心悦目的餐桌装饰、宴会服饰……观众将领略到欧洲工匠的高超技艺,认识俄罗斯数百年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的演变。
展览还大量引用俄罗斯民谚和格言,"有宜人之同伴,则饭食味增,消化畅通""精细驶得万年船""不劳动者不得食""我凝视餐桌——只见佳肴如花,瑰丽锦簇"……通过这些民谚和格言,引领观众进行"俄罗斯饮食文化之旅"。
▲玻璃酒具
(国博供图)
▲盘盖,银
▲(左)"奥林匹斯餐具"中的冰淇淋瓶(1804-1807年)
▲茶具套装,1744年
▲"奥尔洛夫餐具"中的汤盆和托盘(1770—1771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部策展人郑烨介绍,此次展出的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文物,绝大部分是第一次来到中国,甚至有些是从来没有展示过的。很多展品背后有一些大家很熟悉的历史人物或者是历史事件,等待观众去发现。"为了让展览更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贴近民心,我们选用了很多俄罗斯民间俗语、谚语作为标题,相信大家在看到这样的俗语谚语会会心一笑,因为有很多精神气质是跟中国的民族传统非常契合。饮食作为文化之间交流和融合的重要途径,将通过展览交流获得观众的共鸣。"
▲观众参观展览
▲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肖像,18世纪下半叶,布面油画
▲长袍制服外套,17世纪下半叶
▲观众参观展览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馆长叶莲娜·加加林娜表示,值此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为迎接中俄文化年的开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自豪并荣幸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向观众展示收藏的部分珍品。一方面,我们希望展示俄罗斯传统烹饪与席习俗的独特性、多样性和历史延续性。另一方面,展览展示了俄罗斯美食和餐饮文化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希望此次展览成为中俄文化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并为未来的联合科研和展览活动开辟新的前景。
不分年龄,不分国家,不分年代,饮食带给人类的满足与喜悦每天都存在。走进展览,在琳琅美器的环绕下,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互间,一起品味俄罗斯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吧!
展览将展出至2025年3月16日。
▲桌布,1621年之前
(国博供图)
▲赞颂杯,17世纪上半叶
(国博供图)
▲船形杯,1624年
(国博供图)
▲"克里姆林宫餐具"中的盘子,19世纪上半叶
(国博供图)
▲复活节彩蛋"金线",1993年
(国博供图)
作者: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