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飨万年 读 追寻美食背后的中华文化 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

《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王辉/广西人民出版社/2024年2月

□李钊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中华文明的基础,也是民族文化的源泉,如果从饮食的视角回望中华史,数千年的岁月更迭,几乎等同于饮食的变迁史。中国国家博物馆资深策展人王辉在《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一书中,将文物作为叙述线索,以巧妙的手法和细腻的笔触,取传世文献、典型文物、画像砖石、壁画帛画等镌刻饮食记忆的材料,娓娓讲述藏在饮食里的中国历史变迁和演进,“烹制”成一桌绵延千年、魅力无穷的美食盛筵,追寻到美食背后的中华文化深远源流。

饮食虽然静默无语,背后却记录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在中国现有的饮食格局中,素有“南稻北麦”之说,这是环境因素造成的,也是经过漫长的岁月积淀下来的饮食习俗。当我们揭开尘封在文物里的饮食记忆,回到四五千年前的时光,触摸“祖籍”西亚的小麦传入中国并扎根在东方土地上的脉络:从秦汉时期迎来麦类作物种植第一个高潮,唐宋时期成为北方农业的主体农作物,到明清时期变为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悄然改变了原有的“南稻北粟”饮食格局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并且至今仍持续存在。肉食在古代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历史的演变,肉食的种类和烹饪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先秦时期,肉食因其稀缺性,是贵族阶层才能享用的美味佳肴,伴随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肉食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猪肉逐渐取代羊肉的地位成为主要肉食,时至元明清时代,牛肉逐渐成为重要的肉食品种。从茹毛饮血到佳肴美馔,社会经济的发展、烹饪器具的发明、烹饪技术的更新,饮食文化的演变,让饮食不再只为果腹生存,通过使用不同的饮食器具和精细的烹饪技术,创造出美味可口的美食,处处显示出生活智慧和生命尊严。透过一道道带着历史和远方气息而来的美食,不仅可以窥见不同时代的经济、科技、农业和文化状况,更可以触摸到时代变迁、王朝迭代,以及民族文化的冲突和融合的历史信息,将这些信息串联成珠,便能呈现出一幅生动鲜活的古代社会图景。

历史是由无数迷人细节组成的,那些在历史尘埃里闪闪发亮的饮食印记,保存着中华民族最温和有礼,也最五彩斑斓的一种文明表达。《五谷为养》《肉食为充》《素食为主》《醇酿佳饮》四个篇章,从食材、饮品、器具等物质文化的视角,深入地介绍了食物变迁和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五味调和》《烹饪有术》《礼始饮食》则更侧重于从烹饪、礼仪、艺术等精神文化的视角,带领我们从舌尖上品味中国人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智慧,感受浸润在生活里的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魂”,也是中国做人的“魂”,更是中国烹调的“魂”。酸、苦、辛、咸、甘,虽然味型各异,作用不一,但经过中国人味觉艺术的创造和创新,达到既能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又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使身心需要在五味调和中得到统一的目的。烹饪是一门生活美学,蒸、煮、炒、脍、炙……虽然“首批被发明出来的炊具决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烹饪技法以蒸、煮为主”,但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美妙之处,都为了达到色香味完美的统一,背后有深远的文化底蕴。中国饮食思想与哲理常被人从烹饪延伸至生活和治国,“治大国如烹小鲜”“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在古代智者、政治家的心目中,烹饪和治国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而是一种艺术。《礼记》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许多古画、壁画、砖石等文物上都有古代宴席的场景,从宴请、备宴、座次、祝酒到进食,严格的饮食规则,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制度、文化水平和审美观念,而饮食与歌舞、戏曲、杂技等艺术相结合,更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饮食塑造着中国历史和文明,每一种器具、每一道美食、每一双筷子,都包藏着时间的流转、人群的聚散,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智慧、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走进文物里藏着的中华饮食文化史,在时空交汇、心灵相通的饮食世界里重见当下、照见自我,切实感受到肇始于饮食活动中的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zsrsrpdianzi.com/keji312/587.html
强化对13岁以下玩家社交游戏限制 罗布乐思更新
已介入调查 区纪委监委 太原一社区多名干部瓜分企业捐赠香烟